日期

禮類
春秋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仪旷废来久禽获牲物面伤剪毛未成禽不献太宰
令谒者择上杀奉送先荐庙社二庙依旧以太尉行事
诏可
明帝本纪 泰始元年十二月壬午
车驾谒太庙
礼志明帝泰始二年六月丁丑有司奏来七月尝祀二
庙依旧车驾亲奉孝武皇帝至尊亲进觞爵及拜伏又 (第 34b 页)
(寻废文帝子/湘东王彧立) 乙巳废帝 永光元年八月
改为 (第 3a 页)
景和元
年十一月
明帝立改为 (第 3a 页)
泰始元年(七崩是年北魏文成/帝 太子弘立是为)
(献文帝年二年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孝三年北魏皇兴/元 七 北魏禅位于太子宏是为 文帝改元延兴)
(子帝在位七年改元一太/ 昱立五年废为苍梧王)
 癸丑后废帝元徽元年(五/)
(在位五年改元一明/帝子安成王准立) 丁巳顺帝升明元年(三魏是年/北 (第 3a 页)
 (日冬/至)大衍(乙巳丑/初二刻)宣明(乙巳子/正四刻)纪元(乙巳丑/正一刻)统天(乙/巳)

 (卯初/三刻)重修大明(乙巳丑/正三刻)授时 (乙巳寅/正
初刻)
 江氏永曰推此年平冬至四十二日二小时二十六
 分二十六秒丙午日丑正一刻十一分定冬至乙巳
 午 (第 27a 页)
 五年夏四月诏曰乃者关东连遭灾害饥寒疾疫夭
不终命其令大官毋日杀所具各减半乘舆秣马无乏
正事而已罢角抵上林宫馆希御幸者齐三服宫
晋书武帝本纪咸宁五年三月以百姓饥馑减御膳之


成帝本纪咸康二年三月旱诏大官减膳
安帝本纪义熙元年三月诏曰自顷国难之后人物彫
残常所供奉犹不改旧岂所以视人如伤禹汤归过之
诚哉可筹量减省
宋书孝武帝本纪大明七年八月诏曰炎精损和阳偏
不施岁云不稔咎实朕由大官供膳宜从贬撤
明帝本纪 泰始元年十二月
诏曰久岁不登公私歉弊
方刻意从俭宏济时艰大官供膳可详所减撤尚方御 (第 73a 页)
 太后太宗践祚号崇宪太后崩谥曰昭皇太后葬世
 祖陵东南号曰脩宁陵
 崇宁陵
 宋后妃传文帝沈婕妤生明帝元嘉三十年卒葬建
 康之幕府山 太宗即位
上尊号为皇太后谥曰宣陵
 号曰崇宁 …… (第 37a 页)
 中金陵后追加号谥
 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生高宗世祖末年薨高宗即
 位追尊号谥葬云中金陵
文成帝金陵
 魏书 和平六年五月癸卯
帝崩于太华 (第 45a 页)
八月
葬云
 中之金陵 (第 45a 页)
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 九年
耕必
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注菜色食菜之色民无食菜之
饥色天 …… (第 12a 页)
解之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者用谓制国之用凡制国)
(用多少必计地小大又视年之丰耗若地大年丰则制/用多若地 小年
耗则制用少故郑云多不过礼少有所)
(杀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者言欲制国用/之时先以三十年通融之 …… (第 12a 页)
岁历运有常案律历志云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部二十部为一统三统为一元则一元有)
(四千五百六十岁初入元 一百六
岁有阳九谓旱九年/次三百七十四岁阴九谓水九年以 (第 12b 页)
一百六
岁并三百)
(七十四岁为四百八十岁注云六乘八之数次四百八/十岁有阳九谓旱九年次七百二十岁阴七谓水七年 …… (第 12b 页)
留一分是三/年总得三分为一年之蓄三十年之率当有十年之蓄)
(此云当有九年之蓄者崔氏云三十年之间大略有 闰/月十二
足为一年故惟有九年之蓄是王肃以为二十)
(七年有九年之蓄而言三十者举全数两义皆通未知/孰是也云出谓所 …… (第 13a 页)
(犹耗也浩者是多大之义故尧/典云浩浩滔天故云浩犹饶也)
天子七日而殡 七月
而葬诸侯 (第 14b 页)
五日
而殡 (第 14b 页)
五月
而葬大
夫士庶人 (第 14b 页)
三日
而殡三月而葬注尊者舒卑者速春秋
传曰天子 (第 14b 页)
七月
而葬同轨毕至诸侯 (第 14b 页)
五月
同盟至大夫 (第 14b 页)
三月
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三年之丧自天子达注下
通庶人于父母同天子诸侯降期音义(期居/宜反)庶人县封
葬不为 …… (第 14b 页)
多身在于丧许其申遂故日月缓也)
(大夫及士礼数既卑送终之物其数简少又职唯促遽/义许夺情故日月促也必至 三日
者冀其更生 (第 15b 页)
三日
不)
(生亦不生矣所引春秋传以下隐元年左氏文同轨者/杜预云言同轨以别四夷之国谓中国诸侯车同轨辙)
( …… (第 15b 页)
同在方岳之盟同位者杜预/云古者行役不踰时诸侯以下不言毕至者有来有否)
(不必尽来故不云毕案左传大夫言 三月
士言踰月此/总云大夫士 (第 15b 页)
三月
而葬者此记者许以降二为差故总)
(云 (第 15b 页)
三月
左传细言其别故云大 (第 15b 页)
三月
士踰月其实大 (第 15b 页)
三月
者除死月 (第 15b 页)
三月
(第 15b 页)
三月
者数死月 (第 15b 页)
三月
正) …… (第 15b 页)
(是踰越一月故言踰月耳案膏肓休以为士礼 三月
而/葬今左氏云踰月于义左氏为短玄箴之曰礼人君之)
(丧殡葬皆数来月来日士殡葬皆数死月死日尊卑相/下之 (第 16a 页)
差数故大夫士俱 三月
其实不同士之 (第 16a 页)
三月
及大)
(夫之踰月也郑箴膏肓以正礼而言故云人君殡葬数/来月来日若春秋之时天子诸侯之葬皆数死月故文) (第 16a 页)
(八年 八月
天王崩九年二月葬襄王又成十八年 (第 16a 页)
八月/
公薨 (第 16a 页)
十二月
葬传云书顺也是皆数死月也故郑又云)
(人君殡数来日葬数往月据春秋为说其殡日之义已/具在上曲礼疏其诸侯 …… (第 16a 页)
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注此周制七者
大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大祖后稷殷则六庙
契及汤与二昭二穆
则五庙无大祖禹与二昭二穆 …… (第 18b 页)
郑之义凡有数条)
(大略如此不能具载郑必为天子七庙唯周制者马昭/难王义云案丧服小记王者立四庙又引礼纬
无大)
(祖宗禹而已则五庙殷人祖契而宗汤则六庙周尊后/稷宗文王武王则七庙自 (第 20a 页)
及周少不减五多不过七)
(礼器云周旅酬六尸一人发爵则周七尸七庙明矣今/使文武不在七数既不同祭又不享尝 …… (第 20a 页)
天子诸侯宗庙之祭
曰礿 (第 22b 页)
曰禘 (第 22b 页)
曰尝 (第 22b 页)
曰烝注
此盖夏殷之祭名周则改之 (第 22b 页)
曰祠 (第 22b 页)
曰礿以禘为殷
祭诗小雅曰礿祠烝尝于公先王此周四时祭宗庙之
名音义(礿余若 (第 22b 页)
曰户嫁反注 (第 22b 页)
曰礿夏祭曰/下云夏荐同禘大计反烝之承反祠音词)天子
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注五祀谓司命也中
霤也 …… (第 22b 页)
人祭泰山晋人祭河是也疏(正义曰此一节/论夏殷天子诸)
(侯大夫四时祭宗庙及祭天地山川之事名随文解之
曰礿者皇氏云礿薄也春物未成其祭品鲜薄也孙)
(炎云礿者新菜可礿 (第 23a 页)
曰禘者皇氏云禘者次第也夏/时物虽未成宜依时次第而祭之 (第 23a 页)
曰尝者白虎通云)
(尝者新榖熟而尝之 (第 23a 页)
曰烝者烝者众也 (第 23a 页)
之时物成/者众孙炎云烝进也进品物也注正义曰盖为夏殷祭)
(名者以其祭名与周不同故以为夏殷祭名其夏殷之 …… (第 23a 页)
礿从此为正祭义曰春禘郑注直/云夏殷礼不破禘字者以郊特牲已改禘为礿故于祭)
(义略之从可知也云周则改之
曰祠 (第 23a 页)
曰礿者案宗/伯云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先王又知周以禘为殷)
(祭者案公羊传曰五年而再殷祭又春秋经僖八年 (第 23a 页)
秋/七月
禘于太庙是禘为殷祭殷犹大也谓五年一大祭) …… (第 23a 页)
总为殷礼此文天子云祭天地诸侯云祭社)
(稷大夫云祭五祀既别为尊卑之差故以周法解之视/视其牲器之数者案
传云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 (第 23b 页)
注礼器五献察谓祭四望山川也又)
(侯伯无别三公与子男同今此王制云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则三公尊于诸侯
传云四渎视诸侯其馀)
(山川视伯小者视子男是伯与侯别今郑注此视视其/牲器又注 (第 24a 页)
传谓其牲币粢盛笾豆爵献之数参验上)
(下并与周礼不同不可强解合之为一此王制所陈多/论夏殷之制 (第 24a 页)
传所说又非周代之礼郑之所注者当)
(据异代法也此经云四渎视诸侯 (第 24a 页)
传视诸侯之下云/其馀山川视伯小者视子男则此诸侯谓是侯爵者不)
(得总为五等诸侯云鲁人祭泰山者以论语云 …… (第 24a 页)
曰案祭法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是夏郊鲧云至杞为夏后而更郊禹)
(者案礼运云杞之郊也禹也是杞郊禹也殷灭
之时/殷则不应郊鲧必应封 (第 25a 页)
之后但不知名杞以否至周)
(封夏后于杞据礼运成文故云杞更郊禹也不废殷时/夏后已郊禹也云晋侯梦黄熊入国 …… (第 25a 页)
之意义/谓晋当代天子摄群神之祀不谓因此国在地无主后)
(者今郑引之以證祭无主后则谓鲧是夏家之先晋居
之旧地鲧无主后故晋祀之礼之与传意少异然夏) (第 25a 页)
 三年公会齐侯盟于扈为申结婚姻之好同一伐邾
 而隐七年公伐邾为释宋怨僖二十二年公伐邾为
 讨鄫杀同一迁许而成十五年许迁于叶则许自请
 迁者昭 九年
许迁于夷则系楚逼迁之者向使无策 …… (第 15a 页)
 人为分曹田与宋人以宋公杀世子痤事为宋华合
 比奔卫事以晋先蔑士会迎公子于秦之师为拒秦
 于堇阴之师诸凡以死赗为生赗以媵异姓为媵同
 姓以 六月
日食为闰月日食以立武公之宫为立武
 成之庙其间参错违背不可胜数至于曹羁奔陈郭
 赤归曹曹杀其大夫薛弑 (第 17a 页)
其君比齐侯伐宋宋公伐
 郑卫公孟彄伐曹盗杀陈
区夫宋向巢伐曹又伐
 郑宋人执滕子又执小邾子经文俨然并无一传至 …… (第 17a 页)
 云二类(天灾/人事)三体(正例变/例非例)五情(一微而显二志而晦/三婉而成章四尽而)
 (不污五惩/恶而劝善)五始(一元年二春三王/四 正月
五即位)六辅(公辅天子卿/辅公大夫辅)
 (卿士辅大夫京师/辅君诸夏辅京师)七缺(一夫道缺二妻道缺三 (第 19b 页)
诗崧高云维岳降神生甫及申故兼言地也圣人之大保曰位福德为宝爻保与宝通抱朴子引灵宝经曰支干上生下曰宝甲午 乙巳
是也淮南王说者在天文篇若然天地所生当是专爻而云福德者八纯宗庙为太祖天之感生犹商之契周之后稷故以福德为 (第 6b 页)
 五年(长历闰/四月) 七
年十月壬戌(大衍历闰八月壬申大九月壬寅/小壬戌在此月长历是岁闰十月)  九年
十二月己亥(传十一月己亥同盟于戏十二月癸亥门/其三门闰月戊寅济于阴阪侵郑杜氏曰)
(以长历参校上下此年不得有闰月戊寅戊寅是十二/月二十日疑闰月当为门五日五字上与门合为闰则)

(第 51a 页)
 十一月壬申 十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传十一月/壬申声伯)
(卒范氏曰据十二月丁巳朔十一月无壬申长历壬申/在十月五日是年闰十二月传闰月乙卯晦十八年正)

(月甲申晦二月乙酉朔晋悼公即位大衍/历闰六月庚寅小十一月丁巳朔日食)
襄二年六月庚辰(传七月庚辰郑伯睔卒长历闰四月/经庚寅五月十九日六月无庚辰庚)
(辰七月九日大衍历闰三月甲/戌小六月壬寅大庚辰在七月) 三年六月戊寅(长历/六月)
(丁酉朔七月丙寅朔戊/寅十三日大衍历同) 四年王三月己酉(传三月陈/成公卒长)
(历三月无己酉大衍历三月壬戌/大己酉在二月是岁闰十二月) 五年(长历闰/四月) 七
年十月壬戌(大衍历闰八月壬申大九月壬寅/小壬戌在此月长历是岁闰十月) 九年
十二月己亥(传 十一月己亥
同盟于戏 (第 51a 页)
十二月癸亥
门/其三门 (第 51a 页)
闰月戊寅
济于阴阪侵郑杜氏曰)
(以长历参校上下此年不得有 (第 51a 页)
闰月戊寅
戊寅是十二/月二十日疑闰月当为门五日五字上与门合为闰则) (第 51a 页)
一月己亥同盟于戏十二月癸亥门/其三门闰月戊寅济于阴阪侵郑杜氏曰)
(以长历参校上下此年不得有闰月戊寅 戊寅
(第 51a 页)
十二/月二十日
疑闰月当为 (第 51a 页)
五日
五字上与门合为闰则) …… (第 51a 页)
(后学者自然转日为月长历 十一月庚寅朔
(第 51b 页)
己/亥
(第 51b 页)
十日
大衍历 (第 51b 页)
十一月己丑
(第 51b 页)
己亥
在此月) 十年
五月甲午(大衍历闰四月丁亥小甲午/在闰月长历是年闰十一月) 十一年(传九/月诸)
( (第 51b 页)
  左传非丘明
左丘明夫子以前贤人如史佚迟任之流焚书之后学
者见传及国语俱题左氏遂引以为丘明且左传国语
之体不伦序事多乖定非一人所为也(□助/辨疑)
万见春镇云古者天子建德因生赐姓岂止一丘明姓

左哉卫有胥靡逃之魏卫君请以左氏易之韩非内储
说著左氏卫之都邑若以邑为姓则后之子孙皆可得
姓不止丘明可姓也扬雄曰左氏品藻司马迁曰左丘
失明厥有国语独刘歆七略断然曰左丘明与圣人好
恶同亲受经于仲尼而作传其后诸儒从而和之至杜
预集其说注春秋遂锢不可解所谓乘虚袭伪而不反
者也尝以传语考之左氏端为战国时人当战国时齐
有邹衍著书推五德之运以符应为验而昭 九年
传云 …… (第 70b 页)
陈水属也水火配也而楚所相哀 九年
炎帝为火师姜
姓其后也凡此等语皆与邹子同意周官保章氏虽以
星土辨九州土地然不言某国为某星自三家分晋之 (第 71a 页)
汉书侓历志云星纪初斗十二度终于
婺女七度玄枵初婺女八度终于危十五度是星纪为斗牛之次
玄枵为虚危之次也 九年
传称晋侯问公生岁乃曰十二年矣是
谓一终一星终也言岁星大率十二年而一周天也十八年晋董
叔曰天道多在西北 (第 17b 页)